1.为什么我用了很多乐器,还是听着乏味?或者有点傻? 因为你每一个乐器走得都很傻,比如,吉他8分音符无变化弹和弦音,钢琴也8分音符无变化弹和弦音,BASS 直接弹长音,鼓“咚搭咚搭”的有规律傻打,哪怕你用再多乐器都是乏味的或者会更乱! 你要做的就是多听,然后试着把单独的一架钢琴或者吉他编得听着不那么单调再去编很多乐器的!2、为什么那些大师用1645这么简单的和弦进行都可以那么好听,我自己的就不好听,感觉和弦好单调好土呀? 实际上那些大师虽然用1645编,但有种东西叫“和弦外音”,并没有告诉你,我用C和弦,就必须只能是1 3 5,或者我用C大七和弦(1357),也不代表我就不能加个“2”进去呀?甚至我还可以加个“#4”进去当经过音,可能你会问,#4不在自然调内呀,是的,不过我用的是“利底亚”音阶的一级,这样看,他依然在调内哦!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钢琴在走C和弦的时候,实际上我吉他可以去走Em和弦,甚至G和弦! 通常一个富有感情的乐器,如果一味的走和弦内音,不让它带点旋律性和色彩,乐器是有灵性的,所以它会恨你,因此它就会让自己变得难听或者很土以此来报复你哦!3、为什么我的钢琴明明编得很好,但听着很机械的感觉? 首先钢琴尽量用手弹进去,然后再修改调整音符的方法来做,纯粹的鼠标去点音符当然机械。因为你“太准了”,就算你叫郎朗来录一段钢琴,开着节拍器让他录,他能把每一个音符录到绝对准我把钢琴嚼来吃了。,才能产生那种“人性化”“自然”的感觉,并且很多时候是本身需要弹奏一个和弦时,和弦音要稍微分开快速的顺一个琶音上去,或者在弹一个绝对的柱式和弦时,,每颗手指下去的先后绝对不可能一样,不过通常人听不出来,因为只有毫秒的差距,但录进钢琴窗就一目了然!所以,如果你是用鼠标做钢琴,,要故意做偏一些音符,就算柱式和弦也把它稍微每个音符移开几毫秒! 很多人喜欢听一种播放器的预制效果“重低音”,一首编曲的低音是什么?就是“BASS”呀,BASS的重要性,是很多新手朋友都会忽略的,我有时无聊拿我多年前初学编曲时的作品听,发现,其实有些作品其实织体都没什么问题,就是BASS走得太SB了,完全托不出律动感! 所以BASS很重要,律动性很重要,要多听找到那种感觉,一首R&B、舞曲、嘻哈这种注重节奏的歌,BASS的律动影响至关重要啊,这种风格的BASS通常走得很花很花,切分很多,停顿也很多! 那抒情歌需要律动吗?任何歌曲BASS都需要律动,可能你觉得很多抒情歌的BASS听着也只是走长音,但我告诉你,抒情歌的BASS的确是以长音为主,但通常你注意听,经常在需要的时候,或者每小节最后一拍的时候,都会做些旋律性的点缀,经过音?滑音?或者旋律性片段?就是这些小小的细节影响着BASS的律动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