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评论|唱响改革新声——高建军

  • 作者:沙河文艺
  • 发布时间:2022-06-10 00:37:46

沙 河 文 艺



作者简介

高建军,包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包头市文艺志愿者,自幼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报刊、微平台。



唱响改革新声

评“永远的春天——

内蒙古自治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合唱展演”



2018年5月26、27、2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联合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承办,内蒙古音像出版社、“无线内蒙古”新媒体推送平台协办的“永远的春天——内蒙古自治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合唱展演”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乌兰恰特大剧院隆重举行!

来自全区各盟市的40支代表队,先后登台,为首府人民献上了一台“合唱大餐”。

活动由26、27日的四场评选和28日晚的优秀团队展演两个部分组成。为使活动高质量进行,活动前期,由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等几家单位组成的审核小分队深入各盟市对报名参演的各合唱团进行了资格审查,并进行艺术指导。

脱颖而出的四十支队伍,按时抵呼,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亮相。


纵观本次活动,有如下特点:


一、专业化


无论是评委还是各家的指挥,大多是享誉国内外或区内外的音乐专家,举手投足,都透着专业范儿。

曲目专业化。专业的指挥或指导教师,注定了曲目选择的专业化,大多数团体已走出了群众合唱的阶段,向专业团体靠近,并选择了像《八骏赞》、《敕勒歌》、《木兰从军》这样的音乐会曲目。

声音专业化。所有的团体都十分注重声音的雕刻,基本没有听到那种“传统”的亮、尖、散的声音。多声部的巧妙配合,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和音乐内涵的诠释。清澈、干净、协和、层次分明的声音,标志着内蒙古合唱的巨大进步。

指挥专业化。一些大专院校、文化馆、音协的专业人员参与到合唱中来,不仅实现了“到人民中去”的诺言,也让群众艺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不仅让这些文艺工作者们学有所用、大展身手,也真正做到了高雅艺术回归人民。上台的四十个指挥,动作细腻、张驰有度,于细微处显真情。与其说本次活动是合唱的一次大展演,不如说是指挥的一次大比拼。

队伍专业化。由于受展演规则的限制,每支队伍不能超过四十人,大家都带来了精兵良将。队形的排列和演出形式上,少了花花哨哨的东西,都是以体现声音为出发点的,展示的是纯合唱的东西,即使有一些小的身体动作,也让人感到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二、民族化


分析四十个队伍带来的八十首作品,有百分之九十是草原体裁或者是具有强烈蒙古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这反倒让司空见惯的《我爱你中国》、《远情》等作品显得有些异类了。

大批民族特色作品中,除部分耳熟能详的“旧”曲目外,让人欣喜的是,有近百分之五十的曲目,是基层文化专家们的新作或新改编作品。“众手浇开合唱花”,大家从等、靠、要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反映了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工作能力正在提高。群众审美也需要大批反映身边人和事的作品出现。

从“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改革四十年的深刻变化,从迂回婉转中,我们体味到内蒙古大地四十年的幸福与骄傲。

本次展演活动,让所有观众在大饱耳福之余,还大饱眼福,简直就是一场蒙古族服装的大型走秀。百分之九十的团队,都选择了蒙古服装,一时间,琳琅满目、色彩斑斓,让人赏心悦目。

能够突出民族化的另一方面是,几乎所有团体都演唱的是原文。我们知道,像《八骏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都有汉译版,但原文演唱,保证了原汁原味,更能让观众与作曲家、作词家心意相通,走得更近。



三、涵盖面广


四十支队伍中,既有古稀老人,也是垂髻学童;既有来自乌兰牧骑、音乐院校的专业团体,也有群众自发组织的爱好者之音;既有混声四部,也不乏纯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既有十几年的老团,也有初出茅庐的新鲜力量;既有无伴奏,也有管弦合鸣之声,甚至在《小雅鹿鸣》中,运用了古琴、箫、钢琴合奏的伴奏方式,让人眼前一亮,沁人心脾。


四、科技手段的参与


“无线内蒙古”网络平台,让广大爱好者足不出户,就通过手机能实时收看比赛,还可以为自己喜爱的队投票,甚至发表个人看法,这无疑对本次展演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本次展演,不但是草原儿女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的一份大礼,也是对内蒙古自治区合唱事业发展的一次检验与成果汇报。展演活动的举办,反映了我区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合唱事业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外,还归功于各级政府的支持。

“政府搭台、专家指导、群众参与”是普及、提高合唱的最高模式与途径。场地、服装、各种费用,合唱是个花钱的活儿,没有政府的重视,各部门的有机协调,“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

由普及到打造领军意识的转变,是本次展演活动成功的又一个因素。质量不高的演出,不会吸引观众的眼球,层次悬殊太大,也会让大家丧失斗志,无利于整体事业的进步。前面说了,这次活动选拔的都是优秀合唱团,而且是非录音的现场真唱,还原了合唱的本来面目。没有过分的雕饰,反而是最好的。

专业的场所进行专业的演出,使得专业的水平得到百分之百的发挥。能选择在乌兰恰特大剧院这样声效极佳的地方进行展演,说明政府对活动的重视、对艺术的尊重。老百姓们能站在专业的舞台进行演出,这也是真正的亲民和最接地气的行为。

当然,由于大家“众矢一的”,大部分选择了草原风格的曲目,使得整场活动在曲目风格上略显单一,尤其是缺少国外风格的作品和近现代风格的作品。这也反映出我区大多数指挥和团体,在日常训练中,还存在音乐视角窄、不能胜任多风格或高难度作品能力的缺陷。个别团体和指挥,“业务”味还有些浓,走出来交流的次数还有些少。

2018年5月28日晚8:00,优秀合唱展演及颁奖活动在乌兰恰特大剧院举行,各种奖项让每个团队都满载而归。掌声、欢呼声中,“永远的春天”展演活动落下了帷幕。

以演出促交流、以交流促发展,主办方在展演后,又举办了指挥、合唱培训班,总结、学习、讲经说法,让大家共同提升。这些举措,必定会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合唱事业向多元化、精细化更快发展。

期望着在下一个花红的春天,一个更高层次的展演活动,还能如约而至。

喊你一声娘亲亲——高建军

我的家——高建军

分  菜——高建军

我爸是矿工——高建军

连载|石拐记事(一)——高建军

连载|石拐记事(二)——高建军

连载|石拐记事(三)——高建军

连载|石拐记事(四)——高建军

连载|石拐记事(五)——高建军

连载|石拐记事(终)——高建军

佳节|石拐岁月之难忘的中秋节——高建军

忆乡|石拐岁月之秋忙——高建军

他们,将唱响这片天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主编:越慧贞

编辑:大    猫


投稿邮箱:SHWY201606@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