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锅+80年代的老麻辣烫味道
怪里怪气的“湿干碟”
整个店就是回到老成都的时光机
动不动就把客人吃得眼流花儿包起
每一眼都是一场回忆杀
他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用整个店内的墙绘和气质,帮食客回忆八九十年代的老成都,自己小时候的场景被完美复刻,这种代入感无疑是难以言表的惊喜。
绿色的木头老窗户,窗里的花猫,还有桌子上搪瓷盘盘装起的干碟子,氛围营造实在太到位。
收银台直接修成小时候的小卖铺,这个脑洞是真的服气!
菜单就这样用毛笔草纸写起巴到墙上,简单粗暴,细看价格也都还不贵。
楼梯同样“老气”,绿色的墙腰分分钟戳中洪哥小学的时候在楼梯间罚站的辛酸。
一上二楼是真心惊到了!360环绕一圈,就是一个完整的灯光篮球球场!
还直接修了三梯水泥看台,和墙绘相连毫无违和感,就连空调都漆成了经典的中国邮政绿。
仔细看细节更是精彩,惊喜感不亚于任何电影片尾彩蛋的感觉。
那儿年生流行的工人蓝矮桌椅坐起,背后的老街毫无违和感,乍看之下明明就和那个时候马路边边吃麻辣烫一模一样。
麻辣烫的样子,是锑锅和煤油炉
回忆洪哥人生中第一次接触麻辣烫,还是小学的时候。每天身上只有两块钱,花一块钱买三串土豆,就坐不成三轮回家只能甩火腿,但是好像那个时候也挺高兴的。
那儿年生的麻辣烫其实就是一口锅一篮子菜,骑个三轮车出摊,买了之后就在路边站起吃,煤油炉子一点、锅底一开,就是老辈子们打牙祭的讯号。
93年出版的《成都小吃》里记载这种吃法叫“麻辣串”,冷吃的叫麻辣冷、热的就叫麻辣烫。现在大部分的串串,感觉也是麻辣烫进化而来的上得厅堂的吃法,虽然锅底、蘸碟也有区别,但形式一脉相承。
麻辣烫不讲究,两三张桌子就能卖,食客拖鞋汗衫是常态,典型的成都市井味道的体现。“吃点麻辣烫,打点小麻将”也就成了成都人独有的小康标准。
80年代的味道,他们给你找回来了
锑锅一端上来,整个代入感简直让人疯狂!那种吃“手提式火锅”的满足感一哈就来了。
锅底的配方来自店里其中一位股东的婆婆,老老实实还原那个时候的味道,锅底少油,只加7、8种香料炒制,简单纯粹。
煮开之后飘散的味道不浓不厚重,就是那种勾起你回忆的街边麻辣烫味道,料香自然,闻起不腻人。
蘸碟只推荐他家的“湿干碟”,一勺热汤舀进干碟子,想不到的是味道竟然更加霸道,辣味激发地更透彻。
这些小东西
分分钟喊你眼流花儿包起
小卖部也真的是小卖部,有这些老零食买,一块钱一袋,咪咪、 汾煌雪梅、无花果,好想把小时候没吃够的全部补起!!
拿菜直接用簸箕,土,但是土得你心服口服!
鸡血口号直接弄成横幅挂在店里,,然后嘲讽剩下的那部分人吗?(嗯。。可能脑洞又大了。)
店内的灯基本都是这种绿色吊灯,估计很多人看到又会开始想念隔壁子班的那个女生了。
店内随处散落的“大钞”也是让人会心一笑,确实很怀念那个一张票儿可以买好多零食的年代。
请合理分配胃部空间
这些都很巴适
★| 嚼劲牛肉
不管串串还是麻辣烫,牛肉必然第一把就下锅,牛肉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对这个店的印象如何。
并不只是精瘦肉,口感名副其实,选取了带筋的部分,嫩中带劲。虽然码料不算厉害,但是辣味再覆上锅底的香味后相当迷人,越嚼越香!一把下肚,马上起身又抓了一大把过来。
★| 牛大肚
串串店不太常见的食材,亲测过后真的能担当他家的招牌菜,可以把锅底的味道一五一十地可以呈现出来。
煮了过后相!当!入!味!掌握好时间能烫出微脆的口感,再裹一裹湿干碟,肉头厚实,浓香在口腔爆发之后还要转几圈才舍得消失,真的是入口就到高潮!
★| 牛蹄筋
切成小小的一块简直好评!熟得快又好嚼,相当的贴心了~
煮久一些会变得很软糯,但每一次咬合又都能感受到充足的韧劲,这种口感只有蹄筋独有~
★| 黄喉
他家的黄喉也可以推一波,见惯了一盘一盘的黄喉,殊不知这样一把一把撸起来更过瘾~
抹一大把下来一起包进嘴,脆爽的感觉不亚于包了一口的跳跳糖。嚼一下满嘴的嘎嘣脆,混着蘸碟的香辣,一秒就能上天~
★| 鸽子郡肝
比小郡肝还小的郡肝,真的是佩服成都人,啥子食材都能给你挖出来整火锅串串。
整体口感比鸭郡肝脆得更饱满、更爽嫩,辣味随着一次一次的咬动迸发出来,很容易一个接一个停不下来。
还有一定要配上玻瓶三巨头和健力宝,这趟老成都回忆车才圆满!!
这几样在他家被抢成了限量款
除了串串签签,他家的特色份份菜也是抢手得飞起,来晚了肯定是整不到的。
#冒脑花#
这一端上来铺天盖地的香菜,脑花埋在最深处,浸满了底料的香味。嫩滑、入味而且不腥!底料辣度很合适,香味也很突出,悄悄咪咪说一声直接拿来当碟子蘸也很棒!
#冒粉#
他家粉必须好生吹一波,本来是没有太高期望值,但是有韧劲又一咬就断的这种看似矛盾的口感可以直接给满分!吃一碗酣畅淋漓,辣得很爽快!
#火冒三丈兔腰#
完全就是埋在了干海椒里面,看面相就足够刺激!兔腰烫得嫩, 教科书般的爆浆感~
#糖油果子#
十足的回忆杀!到店基本就是人手一串,皮子脆心心糯,一口下去还是能找到小时候的满足感。
其实完全可以把他家看作老成都的回忆馆
不管是环境还是味道都是如此
让你始终记得老成都的样子:
喝茶打牌大过天
一签一串马路边
1
死死按住了下面这张二维码,情不自禁进行关注。
2
鬼使神差的将此文分享到了朋友圈,
并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