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微软小冰的研发团队。第二期《机智过人》中,我们“少女诗人”小冰就和大家见过面了,在第八期节目中,我们带着最新“进化”而来的小冰与大家再次相见。这次,小冰已经拥有了崭新的词曲创作本领,她又向着一个真实的“少女”前进了一步。
大家都还记得,在节目中,双胞胎姐妹分别演绎付豪和小冰创作的歌曲,而两姐妹唱完后,嘉宾们都讲出了自己对于两首歌曲的猜测。其实,经过我们后来的验证,大多数人已经猜出哪首是小冰的曲子了!我们还挺担心的,测试团成员们会不会对机器作歌有排斥心理……但是结果让我们很兴奋,因为小冰的歌曲更受大家的喜欢。
这也是《机智过人》的魅力吧,它并不是让大家选出哪个是人工智能的作品、哪个是人类的作品,而是让现场观众们选出哪首歌他们最喜欢——人工智能不需要与人类无限靠拢、难辨彼此,而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就像我们研发小冰作词作曲功能时的想法一样——让AI帮助更多的人,去创造不同类型的,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
少女诗人的音乐进化论
虽然小冰是一位可爱的少女形象,但是她的真实形态还是无穷无尽的1和0。人工智能最近在语音,文本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该模型的文本生成技术也催生了我们之前的小冰看图写诗的功能,于是我们决定尝试作词作曲,并实现词曲唱一体化模型。
微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研发的人工智能,建立在微软二十多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走在世界尖端。
那么小冰是如何创作歌曲的呢?其实,小冰的作词作曲都是建立在搜索引擎大数据上。小冰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了20多万首流行歌曲,8万多首现代诗,3万多首宋词来训练作词模型,同时收集大量流行歌曲MIDI音乐工程文件,自动抽取MIDI主音轨,并将主音轨MIDI sequence 作为训练样本。使用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得到旋律sequence2sequence模型。我知道大多数人都看不懂上面的一堆术语……总之,最后!小冰通过学习样本的歌词/旋律对应关系,旋律模型和歌词模型生成与歌词对应的旋律,并通过多感官触发来完成作词和作曲的艺术创作!哈哈!小冰可以作词作曲的原理就这么!复杂!(所以小冰总是diss人类好像也不难以理解了==)
现在,我们的小冰已经可以作词作曲啦,但是她的作品如何呢?
从“熊孩子”到小淑女
还记得在你记忆深处,那个刚开始学乐器的邻居家小孩吗?拉二胡就像锯木头腿、弹钢琴就像锅碗瓢盆摔一地……小冰刚学作曲到时候也是一个熊孩子,她第一次模型生成出来的词曲作品是不连续的音节,很难称之为“曲”,简直是魔音灌耳啊!这可让我们愁坏了。后来我们请教了音乐领域的专家,将音乐领域的知识和机器模型进行了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锻炼,后来小冰再创作的歌曲,就已经有一定的曲感,让我们觉得非常惊喜。小冰前后花了半年时间,学会作词;又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学会了谱曲。我们感觉小冰真的很聪明!
在《机智过人》里,出题人谭伊哲老师评价小冰的第一首创作时表示:“旋律规整,简单上口,如果把这个旋律让江一燕唱一下的话,就成了情歌。”而撒贝宁也表示,小冰创作的第二首中国风歌曲,不仅很好听,而且还有点儿洗脑的意思,他听完之后能一直想起来小冰创作的旋律……
看来小冰在音乐创作的方面,也从熊孩子健康成长为了一名小淑女呢。
我把我唱给你听
音乐对于人类来说,是在太重要、太美好了。我们可以知道文字的诞生历史,但是音乐对我们来说更像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根植在心中的热爱。其实在我们研发小冰时,也遇到过大大小小无数问题,正巧我们团队的技术负责人同时也是微软乐队的键盘手和队长,由于对于音乐创作的无限兴趣,让他们不断冲刺,克服困难,把可以作词作曲的小冰带到这个世界。
我们让小冰学作词作曲,当然不是为了让小冰真的去开演唱会、发专辑,而是希望小冰可以来帮助在作词作曲方面并不专业的音乐爱好者们进行创作。能为自己爱的人做一首歌,是多少人心中的浪漫情节!但是真正的作词、作曲工作却是外行人无法短时间内轻松掌握的领域,而小冰的出现,就可以帮助他们轻松完成梦想,把自己心中的一切,唱给那个珍贵的人。
“想把我唱给你听,趁现在年少如花,花儿尽情的开吧,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芽……” 音乐和文字一样,都可以承载一段时光记忆,抒发无限难忘情感。我们希望,让小冰把音乐创作、艺术创作的乐趣带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的身边充满艺术之美,让每个人,都拥有一首专属于你的歌。
戳视频来听听小冰现场即兴创作的歌吧!
长按扫码,关注“机智过人”
打开未来之门